講座題目🧑🏼🎓:河口近底高濃度泥沙的觀測和模擬
主 講 人:葛建忠 研究員
報告時間:2021年12月22日(周三) 10:00
講座地點:海洋樓109報告廳
報告摘要👆🏼:
近底高濃度泥沙是河口普遍存在的特征現象之一,具有沉積速率高、變化迅速、近底運動的特點👩🔧,對於河口地貌塑造具有顯著作用,也是航道疏浚和維護的重點🤚。然而由於其觀測難度大、生成輸運機製復雜✅,一直是河口動力學、泥沙模型及工程應用中的難點之一。針對這一難點👩🏼🏭🚊,葛建忠研究員帶領團隊采用高分辨率近底三腳架觀測系統在長江口最大渾濁帶區域進行了多次觀測,成功捕捉到近底高濃度泥沙的規律性生成🧑🏻🦽,並確定了潮汐混合、水體層化等物理要素在其生成-消亡中的作用🤝。同時基於FVCOM模型成功開發了高濃度泥沙的數值模型方案,刻畫了臺風作用下長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區域大範圍、高強度、長時間的近底高濃度泥沙生成和輸運過程,確定了鹹潮入侵在其中的關鍵作用。通過觀測及模擬,量化了長江口北槽區域在常態👆🏿🧑🏼✈️、極端天氣條件下的不同運動形態。同時🫰🏽,葛建忠研究員還將會講述其在生態動力模型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報告人簡介🤔:
葛建忠研究員一直致力於海洋模型的開發工作🧂,是國際先進海洋模型FVCOM開發團隊的核心成員,主持開發了其中的波流共同作用、導堤-丁壩、細顆粒粘性泥沙📆、浮泥、河流閘門👴🏽、植被🔒、藻類漂移+生長等FVCOM核心模塊🧜🏽♀️,並參與開發了FVCOM-ERSEM生物地球化學模塊⛹🏿。建立了中國海-長江口多空間尺度、物理-生物地球化學耦合數值模型系統,並開發了系列風暴潮預報軟件系統,廣泛應用於流域、海洋預報業務單位。研究成果發表於JGR🤳🆗、Ocean modelling、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等國際知名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