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海事大學2020年“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學術型)

時間:2020-03-16 瀏覽🤞🏼🧑‍🌾:5403

 

學科專業名稱: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專業代碼🖖🏿🫸🏻: 0823Z4 學位授權類別🫖:工學

 

“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碩士點隸屬於意昂3平台“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碩士點設有交通運輸安全管理🖕、交通運輸安全技術、交通工程環境管理👨🏽‍🏫、交通汙染控製技術等研究方向9️⃣。以“厚基礎、重實踐🫘、強特色”為指導思想💇🏻,對接“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倡議,培養高層次工程應用與管理型人才。該學位點分支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的師資隊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1名🤷🏿‍♀️,包括曙光學者1名🦪、晨光學者2名🙋,8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科委創新重點項目及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70多項,取得一批豐碩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數十篇論文被SCI🍵、EI期刊收錄🧛🏿‍♀️。該學位點分支培養畢業生主要在港口👩🏿‍🔧、航運、安全🏭、環保、海洋等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規劃設計、工程管理、行政管理等相關工作。

安全方向對接“一帶一路”“海洋強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等國家戰略,以國家交通運輸重大安全科技需求為目標,依托學校的“航運、物流、海洋”三大優勢領域,布設交通運輸安全管理、交通運輸安全技術兩個學科方向🚳,開展學科交叉創新、註重理論發展、突出安全技術工程應用,穩步形成火災、爆炸與危化品安全🍅🤸🏻‍♂️,港航與物流安全,海洋與海岸工程安全,智慧安全等四個特色研究方向👩‍🦱,以解決交通運輸的安全科技問題為己任🧑🏿‍🦳,發揚“海洋運輸安全”學科特色。

熱忱歡迎報考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與信息科學⇾、控製科學與工程🌨、工程熱物理🚥、化工安全🏊🏽‍♀️、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專業的學生報考意昂3平台意昂3开户“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碩士點🦾。

 

優勢與特色👨🏼‍🔬:

該學位點特色研究方向“交通運輸安全工程”,隸屬於我校上海市高原學科“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

Ø  世界高水平海洋事業類大學🟦,“海洋運輸安全”特色學位點

Ø  緊密對接“一帶一路”、“海洋強國”、“長江經濟帶”🦵🏿、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國家戰略

Ø  是安全界知名的“人-機-環境-管理”系統理論的誕生地

Ø  導師隊伍覆蓋學校海洋🏓、物流、航運三大學科群

主要就業領域🧨:港口與航運、海陸空物流、海岸與海洋工程🧑🏻‍🎤、工業製造與服務

本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研究生生導師16人,以火災、爆炸和危化品安全,港航與物流安全💷,海洋與海岸工程安全,以及智慧安全為重點發展方向🪱。近3年完成和承擔國家級👨‍🦽‍➡️、省市級等科研項目70余項,發表國內外論著🤴🏻、獲得國家專利成果豐富,獲多項政府和行業科技獎勵🙇🏽‍♀️。畢業生主要在海洋💠、港口😁、航運、安全⚂、物流、化工、製造等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規劃設計、工程管理〰️、行政管理等相關工作。

 

研究方向:

Ø  火災、爆炸與危化品安全

Ø  港航與物流安全

Ø  海洋與海岸工程安全

Ø  智慧安全

研究基地🍙👗:

Ø  海洋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中國水上消防協會副理事長單位)

Ø  物流供應鏈風險控製研究中心(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單位)

Ø  高等學校極地聯合研究中心(中國海洋學會極地分會常務理事單位)

Ø  極地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人--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Ø  安全與防護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理事單位)

Ø  安全科技趨勢研究中心(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理事單位)

Ø  事故預防科學研究中心(國家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海洋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培養目標:

在以“海洋💃🏼、物流、航運”為特色的安全工程學科領域內🔈,培養具有從事海洋👨🏿‍🚀、物流、航運等領域的安全科學研究和安全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並能獨立主持專門技術、管理和咨詢等方面的工作;掌握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的一般方法,熟悉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應用技能高級專門人才。

學業與就業:

學業方面,為研究生提供專業獎學金、提供直接升讀博士的機會🤸🏻‍♂️。就業方面,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就業去向有大型國有企業、著名外資合資企業、研究機構、國家公務員等。科研能力突出者可以推薦到northeast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university of nevada🔁、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聯合培養或繼續深造。

調劑要求:

我校執行教育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進入復試分數基本”中的A類分數線(數學一,學碩)。復試科目不能與初試科目相同。

獎助學金:

我校有健全的研究生獎助體系,研究生獎助覆蓋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

主要包含:

1)國家助學金🧚‍♂️;

2)新生獎學金;

3)推免生獎學金;

4)學業獎學金;

5)國家獎學金🔜;

6)各類專項獎學金;

7)企業獎學金🖐🏼;

8)三助崗位津貼等🥅。

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學期間最高可獲5萬元獎學金。對科研能力強的學生提供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資助🚃,最高額度可達5萬元。

學校的社會獎助金來源廣泛,包括意昂3平台研98校友基金獎學金💆🏽、abs美國船級社獎學金、安吉通匯勵誌獎學金、遠東宏信獎學金、中國船級社學習優秀獎和科創獎、萬邦曹氏家族獎學金🏠、木蘭獎學金、夏禮文獎學金等⛹🏽。

聯系方式:

李老師⇨:021-38282517      http://yz.shmtu.edu.cn

意昂3开户網:

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宣傳網:msg.php?id=52

 

交通運輸環境工程方向調劑公告

意昂3平台交通運輸環境工程方向接收2020學術碩士研究生調劑🦘。

調劑要求:初試參加數學一和英語一的學碩考生,成績滿足國家分數線。不限專業,對環境科學感興趣👱🏿‍♀️✯,有誌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同學均可申請調劑。近年我國環境保護事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亟需大量環境專業人才,具有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優勢與特色: 隸屬於我校上海市高原學科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與二級學科博士點相對應。世界高水平海洋事業類大學,具有航運、海洋特色的環境工程學位點。 緊密對接一帶一路🙅🏻‍♀️、海洋強國長江經濟帶🔽、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國家戰略。

 研究方向:包括交通環境工程汙染控製和交通環境管理兩個大類🫲,研究方向如下🤾🏻‍♂️:
1.
環境科學與工程;

2.海洋與淡水資源開發與保護工程🩺;

3.船舶與港口汙染物處理及資源化;

4.海洋熱點汙染物的擴散和遷移🦵🏿;

5.船舶汙染監測、風險評價與控製技術;

6.海事環境信息研究與環境規劃管理♑️。

環境學科是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包括(但不限)水文水利、給排水、計算機、遙感👨🏿‍🔬、機械⛹️‍♀️、地學🤛、物理🎟、數學、材料、汽車/內燃機、交通運輸、管理、法學等科學均被應用於解決環境科學和工程問題👨‍🏭,並在應用中得到發展。同學們本科知識必將學有所用💔,只要開動腦筋、刻苦鉆研➡️、勇於實踐👳‍♀️,一定可以在環境/科學領域立足,為祖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做出貢獻🤵🏻‍♂️。

    研究平臺:

1.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研究基地綠色港航環境科學研究基地

2.國際持久性有毒物質研究中心;

3.意昂3平台—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究基地;

4.意昂3平台—江陰檢驗檢疫局壓載水研究中心;

5.海洋環境與生態模擬研究中心👈🏻。

 

學業與就業:研究生提供專業獎學金🌑、提供直接升讀博士的機會。就業去向有環境科學研究所、環境監測中心/站、航道局🧙🏼、海事局🙍🏽🤷🏿‍♂️、環保公司等

導師簡介➕:

 

丁永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3平台交通運輸環境工程學科帶頭人,碩士學位點負責人🛠。物理化學學士,無機化學碩士和分析化學博士學位🌈,香港浸會大學博士後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海洋環境科學研究工作。中國航海學會防汙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海洋學會遼寧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學會遼寧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毛細管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科意昂3博士(中科院院長優秀獎🧷,11SCI論文)。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獲得中科院自然科學三等獎,遼寧省政府自然科學一等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勵。先後承擔國家級項目7項💁🏼,省市及地方數十項;累計發表論文90余篇。

 

耿安朝🆚,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科意昂3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學專業理學博士。從事水汙染控製技術、生態城市與循環經濟、環境影響評價、海洋環境保護等研究。國家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庫首批成員、上海市海洋與漁業局專家庫成員、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專家庫成員,中國城市生態規劃與建設專業委員會委員、建設部小城鎮建設專家組成員😹、石油化工環境保護雜誌編委等。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江蘇省“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教育部資助優秀青年教師項目獲得者👩🏻‍🦽‍➡️,全國環境教育先進個人。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地方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科研項目50多項。獲得科技進步獎5項,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出版著作2部🦯,發明專利授權6項。多項專利技術在運用於寶鋼集團🍝、上海海運集團等工業廢水處理,首創的旋轉錯流式超濾技術被水利部農村飲水安全中心重點推廣🧭,並在廣西、湖南🤼‍♂️、山東🧝🏿‍♀️🦗、重慶、甘肅等地農村飲水凈化中獲得成功應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馮道倫🏩,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意昂3平台科技處副處長⚙️。浙江大學資源與環境意昂3獲得博士學位𓀋。主要從事船舶汙染物的監測,風險評估與治理😌,以及陽極氧化TiO2納米管的基礎及應用研究。主持省部級重點項目2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國際合作項目1項🦸🏻‍♀️、省部級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承擔其他類型科研課題14項。共發表論文30多篇1️⃣,其中SCI檢索21篇,EI檢索1篇⛴。授權專利7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出版專著1部🦌🤡。向國際海事組織提交並接收提案3份。目前主要從事船舶汙染物的監測與治理技術研究,以及新型環境功能材料,例如陽極氧化TiO2納米管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劉興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意昂3平台海洋意昂3海洋環境系主任,上海市首屆晨光學者💁‍♂️,海洋環境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北京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博士,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熱帶海洋科學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海事局危防處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城鎮給排水系統設計與運行優化、流域水文水質模擬、海洋環境與生態模擬🏌🏿‍♀️、城市景觀生態學等。發表論文40余篇,專著1部🛅、教材2部。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上海市晨光計劃、上海市科委軟科學重點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以及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重點項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承擔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1項🪻,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目前擔任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理事。

 

廖德祥,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博士👳🏼‍♂️,湖南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從事廢水生物處理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廢水生物處理技術、膜技術以及船舶壓載水的監測和治理。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科委創新研究項目1項;參與國際合作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部省級科研課題5項,橫向科研課題10余項🎣。已發表學術論文27篇,其中SCI檢索8篇,EI檢索6篇,參編教材1本👩🏿‍🏫。發明專利2項,其中旋轉錯流式雙膜法凈水設備實現產業化。近年負責完成寶鋼特鋼有限公司酸洗廢水深度處理⬇️、寶鋼特鋼有限公司冷軋油過濾、上海船舶汙水處理廠含油廢水處理項目、甘肅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凈水廠項目、石家莊合佳保健品有限公司廢水深度處理項目等。

 

宿鵬浩🫴🏽,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大連海事大學博士,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同濟大學汙染控製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國際持久性有毒物質聯合研究中心-意昂3平台分中心主要成員,從事船舶與海洋有機汙染物檢測與風險評估研究,在研項目有船舶尾氣半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排放及其二次有機氣溶膠潛勢🏌️‍♂️,船舶艙室有機物汙染及對船員健康風險船舶壓載水沉積物有機物汙染等;發表SCI檢索論文10余篇🧔🏿‍♂️,其中JCR二區期刊論文3篇(近五年)🏋️‍♂️👰🏿,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獲得省級科學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3)。

 

呂寶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市政工程專業博士。主要從事船舶壓載水生態學、有機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環境微生物、環境生物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晨光計劃等項目資助。在《Marine Environmenal Research》🧜🏽‍♀️、《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𓀀、《Waste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環境科學學報》🧑🏽‍🦲、《中國環境科學》等雜誌發表相關研究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10余篇👨🏻‍✈️。並為環境類刊物《Waste Management》、《Chemosphere》、《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同行評閱人🙎🏿‍♂️。

 

侯利偉,講師⏸🕵🏼‍♀️,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和法國普瓦提埃大學有機礦物和工業化學專業雙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工業廢水處理(高含氯廢水處理🈹、高COD廢水、高氨氮廢水、染料廢水等)、含油汙水等處理,環境凈化光催化材料製備及應用研究🧙🏿‍♀️、汙染海水及遠洋船舶壓載水光催化氧化處理技術🧓🏼、復合高級氧化/還原技術在環境修復與汙染控製中的基礎及應用研究🩴。發表SCI期刊論文17篇🏭,其中一區2篇,二區5篇🩱,總引用181次。所發表的論文被環境催化及水研究領域中最權威的國際雜誌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Water Research,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頂級期刊引用🙇🏻‍♀️。所在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環境催化研究所(IC2MP)在環境催化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丁怡,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美國佛羅裏達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意昂3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汙染事故監測預警、風險評估及應急處置,人工智能濕地在水環境生態修復中的應用,生物電化學水處理系統(生態環境材料🔏、微生物燃料電池和藻菌共生系統等研發應用)💃🏽。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檢索16篇🥥,EI檢索2篇。授權專利6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201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校頂級期刊論文培育基金等資助。上海市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三等獎。

 

尹方,講師,碩士生導師➡️。土木工程專業與環境科學專業雙碩士學位,美國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土木工程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船舶溢油環境行為及其汙染效應、典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環境風化特性追蹤♦︎、溢油指紋溯源分析等。發表SCI論文9篇📥7️⃣,參與編寫英文專著1部。2018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陳利蘇,講師🌽🐆,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遙感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博士/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環境遙感;環境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發表SCI論文8篇🥦,EI 1篇,2018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近期代表性成果(各導師限2篇👯,供同學們參閱了解學科方向)📍:

[1]     Daolun Feng, Ying Liu, Yi Gao, Jinxing Zhou, Lirong Zheng, Gang Qiao, Liming Ma, Zhifen Lin, Peter Grathwohl. Atmospheric bulk deposi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hanghai: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global comparis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7, 230: 639-647.

[2]     Daolun Feng,Xiaofei Chen, Wen TianQun, QianHao Shen, Dexiang Liao, Baoyi Lv.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ballast tank sedi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7, 24(4): 3951–3958. 

[3]     Xingpo Liu,Yongsheng Ding. Auxiliary pixel data selection for recovering Landsat ETM+ SLC-off images[J]. The Egypt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and Space Science, 2017, Available online 5 September 2017.

[4]     Liao Dexiang, Zheng Wei, Li Xiaoming, Yang Qi, et al. Removal of lead(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Carbonate Hydroxyapatite extracted from eggshell wast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177:126-130.

[5]     Liao Dexiang, Li xiaoming, Yang Qi, Zeng Guangming, et al. Enrichment and granulation of Anammox biomass started up with methanogenic granular sludge.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7 23:1015-1020.

[6]     PenghaoSu,Yuejiao Hao, Zhe Qian, Weiwei Zhang, Jing Chen, Fan Zhang, Fang Yin, Daolun Feng*, Yingjun Chen, Yifan Li. Emissions of intermediate volatility organic compound from waste cooking oil biodiesel and marine gas oil on a ship auxiliary engin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0, inpress.

[7]     PenghaoSu, Gregg T. Tomy, Chunyan Hou, Fang Yin, Daolun Feng, Yongsheng Ding, Yifan Li. Gas/particle partitioning,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in southeast Shanghai rural area and size-resolved predicting model [J]. Chemosphere, 2018, 197: 251-261.

[8]     BaoyiLv, Di Zhang, Qihao Chen, Yuxue Cui. Effects of earthworms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rrespond genes (amoA and nirS) in vermicomposting of sewage sludge and rice straw[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 287: 121428.

[9]     BaoyiLv, Di Zhang, Yuxue Cui, FangYin. Effects of C/N ratio and earthworm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uring vermicomposting of sewage sludg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8, 268, 408-414.

[10]Yi Ding, Yuhui Wang, Xingpo Liu, Xinshan Song*. Improving nutrient and organic matter removal by novel integration of a high-rate algal pond and submerged macrophyte pond.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20, 29(1), 997-1001.

[11]Yi Ding, Yuhui Wang, Xingpo Liu, Xinshan Song, Daolun Feng*. High-rate algal pond coupled with polyester fiber strips for organics and nutrient removal under cold climate.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19, 28(5), 4039-4043.

[12]Fang Yin, Gerald F. John, Joel S. Hayworth, T. Prabhakar Clement,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 to describe the fat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Deepwater Horizon oil submerged off Alabama's beache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5, 508: 46-56.

[13]Fang Yin, Joel S. Hayworth, T. Prabhakar Clement, A tale of two recent spills-comparison of 2014 Galveston Bay and 2010 Deepwater Horizon Oil Spill residues, Plos One, 2015, 10(2): e118098.

[14]Lisu. Chen, Q. Wei, J. Li, D. X. Liao, D. L. Feng*.A scientometric visualization analysis for glob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research of natural products from 1962 to 2018. Phytomedicine. 2020, 68: 153190.

[15]Lisu. Chen, Y. Y. Sun, K. Wang*. Rapid diagnosis of nitrogen nutrition status in rice based on static scanning and extraction of leaf and sheath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2017, 10(3):158-164.

環境方向聯系方式:宿老師🪆🗿,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4094907

 

 

 

 

意昂3开户专业提供:意昂3开户意昂3平台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开户欢迎您。 意昂3开户官網xml地圖